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,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,却又时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,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,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。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,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,或被再次印证。——许知远
《向往的生活》,综艺的名称是好的,出发点是好的,我也从第一季一直看到现在。从刘宪华的离开,到张子枫的加入,再到张艺兴的加入,这个节目逐渐变了味。从当初期望的“真实的生活”,变成了如今的“有剧本的真人秀”。直到许知远的到来。
这一期从弹幕上看口碑两极分化,但这也是国内综娱的现状。一边是普通人更喜欢的像许知远一样过着“许知远的生活”,另一边是粉丝们因为自家爱豆或喜欢的明星镜头少而吐槽。
文化人许知远的出现,彻底打破了这档节目的“和谐”和“美好”,他的“不合群”和“游离”,也扯下了嘉宾们的遮羞布。《向往的生活6》之所以不好看,是因为丢掉了人间烟火气。——烤娱
确实,在这几季的《向往的生活》,更多已经偏向剧情化、脚本化。有些看起来在正常生活中不合理或者几乎遇不到的事情,却在节目里经常出现。从许知远的节目表现来看,他完全脱离了节目的规则和脚本,完全脱离了原本的剧情,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,他想要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,发现新的事务,想要了解生活,关心每个人,他的井井有条,不紧不慢,也是开创了一种新的录制方式。
按照《向往的生活》的套路,嘉宾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工作而工作,他们会围着何炅和黄磊连轴转,叫一声“老师”,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,等着老师给他们安排家务,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去厨房、去找活干,用各种漂亮的语言和动作来证明黄磊的厨艺,吃完饭还会和大家一起玩耍,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综艺感,让自己可以融入到这个“大家庭”。虽然他们知道,这只是一个综艺节目的片段,但是他们也只是在录节目而已。大部分的嘉宾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塑造的,大家都是见怪不怪的,没有人想要做李诞、陈赫这种“好吃懒做”的人,在镜头面前也变得老实起来,就算是沈腾、马丽,也是如此,何炅被夸得面红耳赤。久而久之,观众们对这种礼貌已经厌倦,《向往的生活》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。
许知远的到来,似乎给节目打开了新思路,真实自然地表达远比演出来的一团和气更吸引人。他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游客,不需要刻意去寻找镜头,不需要用力去维护和其他嘉宾的关系,也有脱离娱乐圈也能赖以生存的职业。许知远就像一个真正的旅游者,带着对生活的激情去感受着海滨的生活。他的行为就像是一股清流,让人耳目一新,让人看到了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。他愿意与当地司机、渔民聊天,去了解他们的生活;他对感觉舒服的村口、没见过的树木好奇;不着急去蘑菇屋,先去看海;看到海边的垃圾,会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。他也可以一个人住树屋、一个人沿着海岸走去、一个人在村里逛……远离喧闹的人群,一个人享受着孤独,完全忘记了这是在录制综艺节目。看着镜头前的他,就像是在看着他的生活。
与以往嘉宾的“顺从”相比,他跳出了原有的条条框框的许知远,反而带来了新意。四处溜达,出海开船,体察民情,他真的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,用他自己的方式探索着村子。如果没有许知远,相信很多观众也看不到这边的风土民情。许知远的到处闲逛,让观众看到了普通人的生活,节目也有了烟火气。被何炅催着回家吃饭,他会“吐槽”这里有点像幼儿园,黄老师和何老师有点像对待幼儿园的小朋友的那种感觉。许知远直言很想逃离这种家庭的感觉,它提供温暖,但是它的代价同样很大,而遥远的地方更有号召力。
《向往的生活》第六季第7期的主题是“远近”,用在许知远的身上再恰当不过,他看上去和节目、嘉宾以及世俗离得很远,但是他走过的地方又离观众和生活很近。当他从蘑菇屋出来准备离开时,他拒绝了众人的送行,独自一人朝着海边走去,白色的衬衫,人字拖鞋,脚下的沙子在风中飞舞,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。和其他期乃至前几季来说,这一期的节奏就慢得非常地舒服,就像是第一季的第一期一样。这可能也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有关,高强度高压的工作、生活和学习,让我们迷失了自我,过着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,甚至是不能承受的生活。也让我们更加向往如节目中那样的田园、轻松的生活。通过自然劳作来充实生活,在生活中寻找快乐,我觉得这正是节目最初想传递的理念。我更多地希望这种能让人“舒服”的节目越来越多,这样才能更贴近生活。这也是我们这些最初就开始看到现在的观众最想看到的“向往的生活”。
大自然中有三种最基本的声音,雨声,原始森林中的风声及海滩上的涛声。那种有关海洋和海浪的声音,单调乏味的说法是错误的。倾心地去听,你便会听到千奇百怪的声音。甚至此时,当我翻阅着书准备入睡时,依然听到那有节奏的,震天动地的吼声。响彻在茫茫的暗夜之中。——许知远